港股公司掀起回購潮,騰訊斥資200億港元創紀錄
近來港股不少公司開啟回購模式,其中騰訊控股最豪氣。公司在29日公告稱,耗資約3.51億港元回購了128萬股股份。至此,騰訊已連續回購29個交易日,合計耗資202億港元,創年內港股公司回購最大紀錄。
騰訊控股從8月19日開啟回購模式,連續29個交易日共回購了3365萬股,合計耗資102億港元。同花順(300033)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,騰訊控股的回購金額已達到202.14億港元,創下港股今年回購金額的最大值,也創下騰訊史上回購金額最高紀錄;年內累計回購次數為66次,累計回購數量6012.44萬股。不過,騰訊連續回購的29個交易日里,公司股價累計下跌13.44%。
年內不止騰訊一家港股公司在積極回購。公告顯示,除騰訊控股外,最近積極回購的還有友邦保險、長城汽車(601633)、濰柴動力(000338)、小米集團、長實集團、海爾智家(600690)等多家港股公司,其中不少公司實施了大手筆回購。
根據同花順數據,截至9月29日,年內已有195家港股上市公司實施回購股份,同比增長超30%;回購總金額為639億港元,同比增長超1倍。目前,騰訊控股和友邦保險排在港股公司年內回購金額前兩位,均超過150億港元,分別為202.14億港元和171.93億港元;緊隨其后的是匯豐控股、長城汽車、小米集團-W、長實集團、中國燃氣,年內回購金額均超過10億元;太古股份公司A、中國移動(600941)與藥明生物的年內回購金額排在第8至10名。
海通證券研報顯示,在本輪回購潮之前,2005年以來港股共經歷五輪回購潮,均在市場大幅下跌和估值處于低位時開啟,且歷次回購潮后港股均能企穩反彈。
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指出,歷次回購潮后港股各行業往往能企穩回升,信息技術板塊表現通常最好,可選消費、房地產、信息技術和工業板塊上市公司是港股回購的主要力量。值得注意的是,出現較大跌幅時,為了維穩預期,互聯網龍頭公司往往會出臺大規;刭徲媱,借鑒歷史,回購潮后港股互聯網公司有望獲得較好表現。
有業內人士指出,近來港股整體低迷、資本頻頻減持是港股上市公司通過回購來穩定股價的主要動力,不過由于全球進入加息周期,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之下,港股可能仍會在底部徘徊一段時間。
0人
- 每日推薦
- 股票頻道
- 要聞頻道
- 港股頻道


- 央行等階段性放寬首套房貸利率政策
- 財政部、稅務總局:對居民出售住房并1年內購房的,已繳個稅予以退稅優惠
- 北溪管道多點天然氣泄漏,對歐洲能源帶來四大影響
- 9月十大牛股出爐!最!半姛崽骸贝鬂q超90%
- 0.92億資金搶籌南天信息,機構、北向資金在這只跨境支付概念股上現分歧
- 人民幣暴漲千點 央行:增強匯率彈性
- 股民懵了!牛股大漲38%,原因沒人說得清?剛剛,德國公布2000億歐元大計劃
- 50股獲機構買入型評級 賽意信息、邁為股份關注度最高
- 韓國發布“K半導體”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.6%
- 這家公司重挫超16%,騰訊、紅杉“哭了”!“酸菜魚”進軍房地產?大跌超2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