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旗出手,減持

2022-10-04 00:03:08 來源: 中國基金報 作者:文夕

  創始人前腳增持,資本后腳離場。

  10月3日,根據港交所披露數據顯示,知名投資機構花旗集團在9月27日減持小鵬汽車(0868.HK)56.37萬股,持股比例降至5%以下,此后如有減持則無需公告。此次并非投資機構今年首次公開減持股份。而且就在一周前,小鵬汽車剛獲創始人何小鵬2.1億元增持。

  這家9月銷量跌出第一梯隊的造車新勢力,今年以來市值縮水超過2600億港元,縮水幅度達到76%。在造車新勢力“蔚小理”中,小鵬汽車股價下滑程度最為劇烈。有業內人士認為,隨著傳統車企發力,行業競爭日趨激烈,造車新勢力目前正處于較為“痛苦”的擠泡沫階段。

  創始人增持難阻股價下跌

  根據港交所數據,9月27日花旗集團減持小鵬汽車56.37萬股,持股比例由5.01%減少至4.97%,此后如繼續減持將無需發布數據。

  這并非今年投資機構首次公開減持股份。早在6月22日,小鵬汽車即遭摩根大通在場內減持302.08萬股,每股平均價120.7484港元,涉及約3.65億港元。減持后,摩根大通持股數量為6474.89萬股,比例由5.19%降至4.96%。

  今年以來,上市車企股價集體滑坡,造車新勢力市值也出現縮水,其中小鵬汽車市值縮水幅度最大。截至10月3日,小鵬市值為791億港元,較今年年初市值最高峰3434億港元下滑76.97%,市值縮水超過2600億港元,足足跌去兩個吉利汽車(0175.HK)市值(截至10月3日為1082億港元)有余。

  相比之下,其他兩家造車新勢力市值變動并未如此劇烈。理想汽車(2015.HK)今年年內市值縮水比例僅26.47%,而蔚來(NIO.N)美股今年以來累跌50.19%(其港股今年3月10日上市,故以美股類比)。

  這也令小鵬汽車創始人、CEO何小鵬無法視而不見。在9月23日,小鵬汽車獲控股股東Simplicity Holding Limited通知,已于公開市場購買公司合共220萬股美國存托股,平均價每股13.58美元。Simplicity Holding由公司董事長何小鵬全資擁有。以此計算,何小鵬此次增持耗資約2988萬美元(約2.1億元人民幣)。

  受此提振,小鵬汽車港股26日開盤迅速拉漲,一度漲逾11%。然而小鵬汽車下跌趨勢并未止住,在隨后連續5個交易日內,股價繼續回落。

  小鵬汽車市銷率明顯過高

  “相對于傳統車企,造車新勢力估值實際上存在一定泡沫,今年市場全面回調,投資機構資本也有套現需求,”某券商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告訴記者。在2021年底,造車新勢力市值均達到高峰,而相比之下,營業收入卻并未跟上市值的步伐。

  記者查閱數據發現,截至2021年底,小鵬汽車市銷率(市值與營業收入比值)為13.37,這一數據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。與之相比,吉利汽車則為1.7,長城汽車601633)(2333.HK)為1.56。

  而同為造車新勢力的理想汽車該比例為7.74,蔚來則為9.45。不難看出,即便造車新勢力三家橫向比較,小鵬汽車也是明顯被市場高估的那一家。

  而且從盈利能力方面看,小鵬汽車上半年凈利潤虧損變動幅度也在三家新勢力中最大,擴大了122.21%。在營業成本方面,小鵬汽車上漲幅度達到122%,幾乎與凈利潤虧損幅度同步。不難看出,原材料成本劇增對小鵬利潤侵蝕相當明顯。

  “長期來看,造車新勢力估值會回歸行業平均水平,現在股價回落也是市場趨于理性后擠壓泡沫的過程,”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。另外在他看來,今年以來隨著比亞迪002594)、廣汽、吉利汽車等傳統車企發力,造車新勢力市場空間受到了大幅擠壓,整體銷售情況也面臨考驗。

  行業顯階段性瓶頸

  在剛剛過去的9月,造車新勢力之間火藥味漸濃。問界M5 EV、理想L8/L7、小鵬G9、零跑C01等多款新車型發布上市,零跑成為第四家上市的新勢力公司。除此之外,蔚來ES7、理想L9、問界M7都在9月迎來了首個完整交付月。

  在這個月中,小鵬汽車成為跌得最慘的一家。小鵬9月交付8468輛,同環比雙跌,分別下降18.7%和11.6%。小鵬汽車不僅在“蔚小理”中墊底,還是唯一同比下跌的品牌。

  事實上,不僅僅是9月銷量下滑,小鵬汽車8月已顯示出疲態,其8月交付新車9578輛,環比下滑17%,在國內新勢力車企銷量榜中,由去年同期的第2名滑落至第5。

  浙商證券601878)也認為,小鵬汽車在戰略上也存在與主流需求錯配風險。該機構表示,短期內小鵬過于強調智能化,但當前電動化變革還未完成,且L3落地前體驗拐點未至,用戶對于自動駕駛信耐度和付費意愿較低,智能化或無法作為充分條件影響用戶決策,短期內存在與主流需求錯配的風險。

 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賽道,國信證券也認為,近期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排名發生較大變動,主要由于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較為激烈,伴隨一二線城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相對較高,行業逐漸顯現階段性瓶頸!坝邢薜馁Y源約束下,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,企業的經營效率與戰略決策越來越重要,行業發展已進入全新階段!

  該機構認為,當前汽車智能化(智能駕駛、智能座艙)的落地方式與盈利模式尚未成熟,汽車電動化(電池、電機、電控)的技術原理趨于同質,想要做出差異化亮點需要較高的研發效率、較強的成本控制與較深的技術積累。同時,汽車品牌力的塑造需要較大的市場營銷投入與高效的終端渠道鋪設。

關注同花順財經(ths518),獲取更多機會

0

+1
  • 海鷗住工
  • 彩虹集團
  • 南天信息
  • 奧佳華
  • 勝利股份
  • 大博醫療
  • 英特集團
  • 競業達
  • 代碼|股票名稱 最新 漲跌幅